實驗室認可100問 ?
發表時間:2018-03-15 11:06:54
1、為什么要建立質量管理體系?
2、最高管理者、技術管理層和質量主管在實驗室中各擔負哪些職責?
3、糾正措施的實施有誰負責?
4、質量主管是否應對檢測/校準質量承擔領導責任?
5、在檢測/校準活動中,實驗室員工應對顧客的什么信息承擔保密責任?
6、什么是二級法人實驗室?
7、如何繪制組織結構圖?
8、實驗室可分配的資源有哪些?
9、二級法人的實驗室如何保證質量活動的公正性?
10、如何進行實驗室的組織設計?
11、質量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的目標是什么?
12、實驗室如何加強質量管理?
13、ISO/IEC 17025中監督主要指什么?
14、質量管理部門和監督員的工作有何不同?
15、怎樣做到足夠的監督?
16、監督員由誰擔任合適?
17、授權簽字人的數量多少較為合適?
18、如何制定實驗室質量方針?
19、如何制定實驗室質量目標?
20、質量承諾應包括什么內容?
21、實驗室有哪些質量管理體系文件?
22、如何對文件進行受控管理?
23、如何獲得外來法規性文件發布或更新的信息?
24、如何獲得外來技術文件的文本?
25、如何獲得國際標準?
26、為什么要進行文件的定期評審?
27、如何進行文件的定期評審?
28、外來文件的評審包括哪些內容?
29、哪些文件應該進行受控管理?
30、過期的技術文件是否一定不能使用?
31、技術文件的格式是否需要經過批準?
32、受控的文件是否一定要改“受控”印章?
33、如何建立文件的受控編號?
34、如何建立文件的識別編號?
35、網上發布文件應注意什么?
36、表格的制定應注意什么?
37、怎樣進行要求、標書和合同的評審?
38、在檢測/校準分包活動中,發包方和接包方分別承擔什么法律責任?
39、如何選擇服務的供方?
40、實驗室如何選擇供應商?
41、采購合同包括什么內容?
42、實驗室如何驗收設備?
43、顧客是否有權進入實驗室?
44、顧客對質量管理體系起什么作用?
45、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有什么區別?
46、技術記錄的信息包括哪些?
47、技術記錄應保存多長時間?
48、什么是審核?
49、實驗室審核有幾種類型?
50、內審和監督有什么不同?
51、內審和外審有什么不同?
52、內審和管理評審有什么不同?
53、實驗室內部審核可否履行實驗室管理評審職能?
54、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驗證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持續符合性?
55、什么情況下實施附加審核?
56、內審是否必須涉及實驗室所有部門和活動?
57、質量主管在審核活動中的作用是什么?
58、內審員的配置應滿足什么要求?
59、是否經過內審員培訓就可以承擔內審工作?
60、內審中的不符合項是如何分類的?
61、審核記錄包括哪些文件?
62、管理評審主要對什么問題做出決策?
63、什么是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和有效性?
64、如何對管理評審提出的改進措施進行跟蹤驗證?
65、實驗室哪些人員必須經過授權?
66、授權簽字人與對結果提出意見和解釋的人有何不同?
67、操作什么設備應持證上崗?
68、為什么要對關鍵人員進行授權?
69、實驗室哪些人員應有任職條件的要求?
70、人員任職要求應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?
71、如何實施人員技術檔案的管理?
72、實驗室在什么情況下需要監測、控制和記錄環境條件?
73、如何對檢測/校準區域的進入和使用實施控制?
74、“允許偏離”與“不符合檢測和校準工作控制”有什么區別?
75、什么是“標準方法"和“非標準方法”?
76、 標準分為哪幾類?
77、標準方法和非標準方法在實驗室應用中有何不同?
78、如何進行方法的確認?
79、如何建立設備的唯一性標識?
80、如何防止缺陷設備的誤用?
81、什么是期間核查?
82、期間核查和校準有什么不同?
83、如何對測量設備進行期間核查?
84、什么是溯源性?
85、“檢測報告”是否可作為測量儀器溯源的證據?
86、測量儀器出廠合格證書可以代替檢定/校準證書嗎?
87、如何確定再校準的時間間隔?
88、是否實驗室所有測量設備都需要定期校準?
89、如何確認參考物質(標準物質)的溯源性?
90、如何確認標準溶液的溯源性?
91、測量設備校準出現異常怎么辦?
92、如何建立檢測/校準物品的標識系統?
93、顧客物品接受包括哪些工作?
94、檢測和校準結果質量的保證有哪些技術方法?
95、檢測/校準過程中的異常情況有哪些?
96、報告/證書應包含哪些信息?
97、證書/報告是否需要報告測量不確定度?
98、如何涉及通用的報告/證書格式?
99、在報告/證書中如何下結論?
100、如何加強對報告/證書的規范性審核?
101、報告/證書可否采用電子簽名?
102、報告/證書可否采用電子副本?
103、以電子形式向顧客傳輸報告/證書應滿足什么條件?